light03. Get yours at bighugelabs.com/flickr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港區一日遊

高雄港內


在高雄也待了一年半左右,高雄港附近的景點大多都去過了!這次南下剛好遇到忠僕號在高雄港靠岸,於是便再次驅車前往港區。除了上忠僕號參觀之外,也順便拜訪了一直沒去的英國領事館以及中山大學後山~


##ReadMore##

忠僕號(MV Doulos)於1914年建造,是一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可為現仍運作中的最老郵輪,也被稱為「世界最大的海上書坊」。該船計劃於2010年9月正式退役。

忠僕號

世界上役齡最老得遠洋客輪,只比鐵達尼號小兩歲!
基本資料:
* 名稱:忠僕號(MV Doulos)
* 建造於:1914年,美國紐波特(Newport)
* 註冊國:馬爾他
* 噸位:6818 GRT
* 長度:130.35公尺
* 寬度:16.60公尺
* 船吃水深:5.54公尺


抖梯
非常詭異又很抖的樓梯,之前看到不少人分享跌倒的經驗XD
甲板一景
船上的一角,GBA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介紹一下忠僕號的歷史:


忠僕號於1914年8月22日下水,那時候她稱為「麥地那」:一艘蒸氣貨輪,她的處女航是從紐約載洋蔥到德州的加爾維斯頓,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美國補給船。
1950年,她又重新命名為「羅馬號」,改裝為客輪,船艙可住287船員和694乘客,用來搭載移民從義大利到澳洲。
1952年,又再一次更名為「佛倫卡C」,並於1959年整修由蒸氣引擎改為柴油引擎,成為豪華觀光郵輪,航行於南美洲和地中海沿岸,船上有畫廊、賭場、餐廳、泳池和戲院,可讓345名乘客入住。
最後在1977年,這艘郵輪在送去廢鐵場半途存活下來,並由德國非營利慈善機構「好書共享」慈善事業購買。經過整修過程,最後這艘船成為現在的「忠僕號」,泳池和賭場改裝為會議室和書室,。並於1993年在南非開普敦進行大修,更換船上的電力系統及70公里長的電線,此大修工程由世界各地的志工到南非進行。1998年再進行大修更換部份老舊設備。


倉內書店
船上的書店區,假日還蠻多遊客的,而且不只台灣人,也有許多外國朋友~


最熟悉的~
書店中除了中文書外,看得最懂得一區~
漁人碼頭
高雄的漁人碼頭,氣氛跟淡水的感覺很不同,比較適合三五好友一同歡樂~

離開高雄港後,先到中山大學旁的古蹟之一:雄鎮北門參觀。之前跟Saka來過一次,簡述一下歷史背景:

雄鎮北門是一位於台灣高雄市的城門古蹟。最初建於明鄭時期,清治時期繼續修築,城牆為三合土及紅磚砌成,是旗后的鎮北門戶,扼控海疆險要,位於哨船頭往西子灣中山大學的馬路邊小山丘上,是高雄市發祥地旗後的鎮北門戶,也是清代從旗后往鳳山舊城的交通要衝,目前大砲今已不存,只剩弧型砲座,是打狗港區僅存的唯一明鄭時期城門,被台灣列為三級古蹟。
雄鎮北門
D700的D-lighting蠻不錯用的~
古砲台俯瞰
從砲台基座的位置向下看就是西子灣有名的情人座,夕照西子石碑和中山大學的入口都在視野範圍內

離開雄鎮北門後,騎車到了中山大學門口邊的停車場,這裡就是登上打狗英國領事館的路
層層天梯
要到領事館,要先通過層層的樓梯!
打狗英國領事館
打狗英國領事館是台灣第一棟洋樓,1865年英商天利洋行建造,由英國人設計、採用歐洲新文藝復興風格、以維多利亞式時代之洋樓造型;其主要建築物材料、紅磚、花崗石、三合土、咾咕石、木材梁架等。其中紅磚、花崗石均來自中國大陸廈門,工匠亦同、三合土:主要為赤糖汁、糯米漿及石灰
二樓港景廳
二樓港景聽內的模擬擺設與蠟像,清朝的官員一臉就是被吃定的樣子Orz…
高雄港景
港景廳外就可以直接眺望高雄港內的景觀~
拱圈、迴廊
二樓的拱圈、迴廊建築,拱圈和迴廊是本館建築最顯的特色,迴廊建築適用於炎熱多雨的氣候。南向立面有五組大拱圈和二組小拱圈;西向立面的一樓由四組弧拱立於左半部,二樓則有六組大拱圈和二組小拱圈,以對稱姿態構成一樓監獄迷宮
一樓的迷宮監獄,門真的很小,背著包包的我鑽不過去!
小上海!?
參觀的同時剛好巧遇大陸的旗袍團,整團都是由超過半百的阿嬤級陸客組成!難道旗袍公司不知道台灣的宣傳都是找正妹嗎!這張有民初上海的Fu~
海景迴廊
新時代正妹~
英領館西南面
英領館西南面,圖片中白色的管子叫做:「竹節狀落水管」,是清末洋樓的建築特色,作為排水之用,至今仍使用中
遠眺西子灣~
英領館俯瞰西子灣,午後這邊也是看日落的熱門景點喔!晚上華燈初上,不論是英領館還是港區又換上另一種風味,有機會還要再來看看~

Flickr相簿:


忠僕號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ght03/sets/72157616934319519/detail/
英領館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ght03/sets/72157616939659527/detail/

午後悠活-高市文化中心

主體側面


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原本先去了衛武營,但是發現竟然跟廢墟一樣,開放的三棟營舍也已經整得不太像了!只好才轉進到文化中心,沒想到這裡跟美術館一樣有種悠閒的Fu~


##ReadMore##

文化中心大門
高雄市立文化中心(舊名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位於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高雄師範大學和平校區正對面,佔地13公頃,1981年完工啟用,主體建築4200坪,造型方正,其至德堂可容納2500人,是高雄市藝文演出最佳的場地,一年到底幾乎滿檔,而其至善廳可容納五百人,作為研討會、演講之用。另外,室外廣大的開放空間,則是青少年飆舞的舞台
燈柱
風之舞旗桿:利用風動的原理,帶動旗桿中葉片旋轉,製造出來的五彩光影變幻令人目眩神迷。另外還有光影音樂盒:每座風之舞旗桿下皆設一感應器,當民眾經過時,其光影音樂盒會產生光影及音樂的變化。它還是個時鐘喔!十二座基座處,設置時針及分針(以每15分鐘計)的崁燈,用以顯現目前的時間鴿群
在水泥叢林中的一塊淨土,百來隻的鴿子聚集在這邊等東西吃~
椰林小道
椰林小徑,非常適合騎單車和散步。在高雄住了一年多,深深覺得高市規劃的腳踏車到比台北台中都好多了~
文化中心主體
文化中心本體,裡面的至美軒、文物館有全年無休的藝術展覽,至德堂、至善廳幾乎每天晚上都有提供不同的表演藝術
圓形廣場
圓形廣場,周圍有階梯座位可以坐下來休息或欣賞表演
主體中廊
本體內的廣場,午後有許多民眾在這邊跳舞,無論男女老少
小餐廳
本體左邊的一家小餐廳,配色很德國


冰變藝術
本體右方的甜點屋,以賣各式各樣的冰品為主!
樹蔭
文化中心內的大草皮,坐在樹下,吹著涼風,度過炎熱的高雄午後~

Flickr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light03/sets/72157616979129442/detail/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高美日落

金光  


趁著掃墓完的空檔,前往台中最負盛名的看夕陽景點 - 高美溼地。響應不下水原則,所以只在高美路底的海岸堤防上拍攝~今天的衛星雲圖看起來雲量有點多,可能沒有絕美的大景,不過還是碰碰運氣等等看~
##ReadMore##

地圖圖片



沿著台一線(圖中右下角的Jhongsha Rd. = 中華路),遇到高美路(Gaomei Rd.)後,向海邊騎到底,就會看到高美海堤以及溼地入口。這次我去程是從台12線(中港路-中棲路)接台一線,回程是走台10線(中清路)接台一乙線(大雅路)回一中商圈。台10線有一段稱為特四號道路,越過大肚山稜線,看夜景很不錯喔~






高美溼地

高美地區位居於清水鎮的最西北之區域,緊鄰大甲溪與台灣海峽,高美古早叫做高密,依據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彰化縣志的記載,高美原稱高密,因為這一地區的海灘深度能將撐船的竹竿整支吞沒下去,而在台語發音上,高與竹竿的竿發音同,密則有淹沒的意思,故稱高密。
而「高美」一名係於日治時期所改的稱呼。高美地區範圍包括今日的高美、高東、高西、高南及高北等五里,早在漢人未入高美地區屯墾,此地大部份是大甲溪的河床地,

清乾隆四年,楊、蕭、王、趙等四姓家族至大甲溪的南岸開墾高密庄一帶,開啟漢人開墾高密庄的熱潮,在高美地區至今仍然保留許多完整的聚落,如趙厝、董厝、魚寮、田中央仔、舊庄、五分仔、竹圍、許厝及溪頭仔等傳統聚落,同時也為這個社區留下許多傳統聚落與三合院建築等珍貴的文化資產,這些傳統三合院至今保存仍然十分完好


高美溼地
2005年9月29日正式由台中縣政府公告劃設,所劃設面積約為701.3公頃,「高美溼地」的生態特色得到了定位,未來將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規定,進行相關的經營管理與保育研究等計劃,期待可為高美地區帶來無限的生態旅遊與觀光產業之商機霞光
霞光,為了讓霞光更明顯,使用了高對比的調控,再用彩色控制點針對霞光的部份做調整!不過好像改過頭了點…
乍現

套用了黑麵大的BlueSky曲線,拉高了對比度,讓主題表現得更加強烈~

隱沒
陰影白平衡,更有夕陽西下的Fu~
再現
落日前的迴光返照,天上一顆水裡一顆
餘火
最終還是燒不太起來,加上雲層較厚,只能有這樣的表現
日落紅霞
顧著看太陽,原本沒發現到投影在雲層中的紅色晚霞,多虧旁邊閃很久的情侶甜蜜時有提到~


回程時騎到了南邊海口南路的交岔口,從那邊可以看到大大的風車,下次拿來當前景用好了~讓畫面更豐富些~



Flickr相簿:http://www.flickr.com/photos/light03/sets/72157616363564286/detail/

  © Blogger template 'Solitude'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